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4亿,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
《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等特点,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截至6月底,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33.8%、30.5%和29.1%,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42亿、1.28亿、1.22亿,半年用户规模增幅分别为31.4%,36.2%和29.9%,增速在各类网络应用中排名前三。
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副司长王晓川提供了另一组数据:近10年,网络购物额从不足1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9年的25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超过200%。王晓川称,网络购物已经成为80后的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购物返利、网上点评、秒杀购物、网上团购等各种全新而大胆的销售模式基于互联网得以应用,同时,由此带动的物流和支付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从技术上而言,CNNIC调查发现,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59.2%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30.9%的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过;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中89.2%的人担心假冒网站,其中,86.9%的人表示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将会选择退出交易。网络安全和信任问题已经成为网络商务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互联网向商务交易型应用的发展,急需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网络环境。王晓川指出,诸如网上经营环境失序、诈骗、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互联网等,亟需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