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突围中国东盟自贸区困局
关键字:电子商务,出口,贸易保护主义,东盟自贸区
发表日期:2010/7/24 11:30:47
受到工人加薪、原材料成本增加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商务部预计中国今年下半年出口可能较上半年会有所缩减,许多外贸企业也感受到了这种寒意。据了解,工人工资比去年增加了20%多,原材料也涨了15%左右,而产品价格却涨不上去。
工资上涨、成本增加是现阶段出口企业遇到的共同问题,为了应付下半年出口缩小,相关专家建议企业应充分利用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条件,充分挖掘东盟市场的潜力扩大出口,其中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为了给企业搭建一个更加了解东盟自贸区并且促成贸易的平台,许多专门针对东盟自贸区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开始建立起来。企业通过网站发布自己的需求和供给,通过这种平台东盟的厂商就可以了解到中国企业的情况,这个平台省去了双方的许多麻烦。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电子商务发展研讨会上,与会者就中国与东盟各国对加深电子商务在贸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确立了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共同推进电子商务工作中的分工合作体系。
“为了方便东盟其他各国都能看得懂,网站都是好几国文字,平台打好了但是似乎利用的不够,电子商务这一块中国企业和东盟企业利用的不够好。”东盟东北亚商贸网负责人郝清华说。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已逾半年,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对东盟10国91.5%以上产品实行零关税,这成功地拉动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
仅仅半年的时间,东盟就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达1364.9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646亿美元,增长45.4%。自东盟进口718.9亿美元,增长64%。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对于拉动双边贸易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零关税的优惠政策和危机之后各国贸易需求的释放让这一作用更加明显。希望企业能够也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热闹起来,通过网络寻找订单要比起举办展会、参加展会成本低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