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低价买了,如何消费掉成了问题,看一个团奴的烦恼
7月1日 打开账本,王小姐开始盘点6月份的消费记录,6月消费主要用于网上团购,18次团购都被列入“休闲费用”,共计1568元,比她的正常预算超出了500多块钱。王小姐把自己的“团瘾”比作逛超市——见到便宜的先买回家,“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王小姐称自己原来都是通过易买吧返利网来购物,后来从易买吧的团购区发现了团购的好处,于是搜罗了很多团购站,开始大扫描。
王小姐称自己此前没有做过SPA,因为该服务价格太高,无法负担。但是近1个月她在团购网站购买了近10次SPA类美容美体产品,“每单2-4折,看起来很划算,但总价还是超过了我的购买能力”。
网络上把类似王小姐这样的人称为“团奴”——每日“例行检阅”多个团购网站,发现低价超值产品立即点击入货。然而低价的背后,更多的团奴发现自己“被推销”,困扰随之而来:消费总额不降反升 经济负担加重。
“团奴”们热衷于团购的主要原因是产品折扣低、单价少,但购买次数却明显增多,总消费额不降反升。有网友诉苦称,“本来想讨实惠,结果经济负担更重了”。
像王小姐这样频繁团购的用户更是有苦难言,1个月团购18次,想要都体验个遍,“几乎每天下班都得出去休闲,搞得比以前更累”。
很多“团奴”在购买优惠券时看到实惠就点击购买,很少考虑消费的可行性。但购买后发现商家所在地太远、交通不便、时间无法安排等原因无法消费。
有用户索性放弃消费,根据团购规则,所支付费用不会退还,全部落入团购网站囊中;而也有用户则只能“特地”跑去消费,“失去了自主性,感觉像被绑架一样”,有了一种被消费了的感觉
王小姐也感慨的说,通过团购购物,不如返利网站购物选择余地大,有时团购完了感觉并不十分满意,就随手丢到了一边。在此我们也提醒爱购物的朋友:凡事皆有度,团购单价虽低,但如果消费不了也是一种浪费。